簡介 :
西京醫院位于古城西安,交通便利,環境優雅。醫院前身系西北軍區第二陸軍醫院。1954年第五軍醫大學與第四軍醫大學合并,改建成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84年對外始稱“西京醫院”。經過50余年的建設,西京醫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學科專業齊全、醫療技術精湛、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實力強勁的融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1993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占地28.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3.73萬平方米,醫療業務用房29.73萬平方米,有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8個全軍醫學??浦行?,8個全軍醫學??蒲芯克?,全軍醫學??浦行?、??蒲芯克汀爸刂兄亍苯ㄔO學科的數量位居全軍同類醫院前列。
醫院擁有精良的醫療設備,核磁共振、PTCT、雙源CT、醫用直線加速器、手術導航系統、電子束成像掃描系統(EBT),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系統等高精尖設備,設備總值達7.1億元。同時,醫院還不斷加大投資,用于改善就醫環境,提高服務水平。在日益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它以雄厚的實力、齊全的設施、一流的服務贏得了廣大軍民的贊譽,成為一所國內外知名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并先后獲得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擁政愛民模范單位、全軍為軍服務先進醫院、總后先進師旅團單位、總后先進黨委、總后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先進單位、全軍醫院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省衛生系統民主評議行風先進單位和陜西省十佳醫院等多項殊榮。
西京醫院是西北地區疑難和重危疾病的診療中心,目前展開床位2580余張,設32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000余人,高級職稱的臨床專家近400人。2007年門急診量157萬人次,收容量6.98萬人次,手術量3.07萬臺次。連續10余年,各項醫療數量、質量、效率指標均保持持續上升的強勁勢頭。
西京醫院消化內科例成立于1954 年,1978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后委員會批準為碩士研究生點,1985年被總后衛生部批準為全軍消化內科技術中心. 1986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科,1993年被批準為博士后流動站.1995年和1997年先后被總后衛生部批準為全軍消化病研究所和全軍消化內科重點實驗室,1998年被國家衛生部批準為國家臨床藥理基地,1999年被社會國家教育部批準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學科。
西京醫院消化內科全軍消化病研究所是國家計委“211工程”最早重點建設學科和國家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學科。該所消化疾病診治點中心,病房現有134張床位、全軍消化重點實驗室面積2200平方米,目前與美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5 所大學的相關實驗室聯合建成的國際分子醫學研究中心1100平方米,中日國際消化內鏡中心(1000平方米),總面積約 6400 平方米,設備總值1300萬元消化先后內科的年門急診量達7 萬人次, 介入治療數量達1000人次,內鏡診療數量達16000人次,已獲得和在研國際及國家級課題22項,在讀研究生40名,平均每月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一篇論文,是集科研、教學與臨床為一體在國內診斷總體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消化內科。
西京醫院消化內科的學術隊伍結構合理,不僅有一批德高望重、學識淵博、國內外知名的老專家,而且有一批年富力強,學有成就的中青年骨干(平均年齡 36 歲)其中10 名曾赴在美、英、日等國家(或地區)進修過1 年以上的歸國學者,2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獲首批國家優秀青年人才專項基金,1人獲得軍隊杰出青年基金,1人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人獲求是實用工程獎,1人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才共產黨員稱號,1人成為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有總后科技金星和新星各1人,總后一代名師 1人。擔任中華消化學會副主委等全國性學術職務12項,有World J Gastroenterology 等21本雜志編委,有中華消化項目雜志等9本核心雜志的副主編,1人擔任兩次國際學術會議的主席, 有三名學者分別獲得第8、10、12屆世界消化病大會青年學者獎,1人獲亞太地區消化病學會青年學者獎。
西京醫院消化內科選擇了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惡性腫瘤――胃癌為研究方向,在發現胃癌新抗原 MGAgs, 制備其抗體,克隆其基因,特別是用其建立了先進的胃癌早期診斷方法等方面做出了令國際上注目的研究成果,由國外專家提出在該所召開兩次胃癌國際學術會議上,大會推舉樊代明所長為主席。該所先后承擔國際合作課題,國家973、國家863、國家攻關、軍隊攻關等課題。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課題達33項(目前在研課題22項)在 CancerGutOncogen Gastroenterology J Hepatol Gastroenterology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World J Gastroenterology 等國外雜志發表論文20余篇,在中華系列雜志等國內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主要論文發表后被引用達230余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項,國家新藥證書1項,國家專利4項。研制的2種胃癌血清診斷試劑盒,近期將分別與美國舊金山 Biocheck 公司及韓國的公司協作逐步推向國際市場。
心身科的前身為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精神病科,成立于1949年。由全國著名精神病學家于清漢教授組建創立,是西北地區最早的精神病學專業科室。
由于建制原因,原神經精神病學科只在1955-1958年3年間設立了精神科病房,之后一直到2000年前未再成立單獨的精神科病房,而只開展精神病門診醫療服務及負責精神病學教學工作。隨著時代的進步,精神病學的重要性日益彰顯,精神病學走進綜合醫院,與主流醫學交叉融合,已成為現代醫學的一個重大發展趨勢。
2000年,第四軍醫大學及西京醫院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成立了單獨的心身科,在康復樓設立了精神科病房,床位為12張,工作人員4人。
2002年,在醫院的支持下,學科不斷壯大,使床位發展到36張,工作人員增加到36人。并建立了MECT治療室及多導睡眠檢查室,為科室贏得了擴大發展的機會。
2005年,心身科被批準為國家精神藥物臨床試驗藥理基地。
2007年,心身科被確立為陜西省優勢醫療???。同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獲得了更進一步發展的平臺。
同年,心身科經過了7年的發展,已經擁有2個病區, 70張床位,60余名工作人員。其中高級職稱5人,有碩士學位的2人,博士學位的2人。擁有多導睡眠檢查室、MECT治療室、生物反饋治療室及心理治療室等診斷、治療室4個,具有世界先進的SOMATIC醒脈通ECT治療儀、多導睡眠儀、24小時腦電HOTTER、視頻腦電地形圖等多項治療和檢查設備及全面多樣的心理測評系統,保證了醫療服務的高質量開展。
醫療工作
在2000年設立病房之前,心身科的醫療工作主要為門診工作,年門診量最高約5000人次。
2000年,科室病房剛成立時,年門診量達到6000人次,病房收容200人次。
2002年,科室門診患者及病房收容患者數量均有了快速的發展,至2006年,門診量從2003年的1萬人次增加到近2萬人次,病房收容也從400人次增加到600人次,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在此期間,科室于2004年引進美國先進的多參數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技術,率先在西北地區開展改良電休克治療,獲得了同行的認可,先后有多個兄弟醫院科室前來參觀學習。
2007年,科室開展了遠程網絡會診平臺,增強了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形成了一大醫療特色。同時,還利用科室心理治療人才資源優勢,形成了生物-心理雙軌道查房制度,突顯了綜合醫院精神科的診療特色。2008年門診量達到25,000余人次,病房收容超過1,200人次。2013年門診量達到近80000人次,病房收容量2300余人次。
教學工作
科室自建校起即負責全校本科生、大專生及中專生的精神病學課程教學工作。自2000年正式成立心身科以來,每年完成5個軌道、上千人次的教學任務,每個軌道授課9個學時。自2008年起,每個軌道的授課時間達到15個學時。
研究生培養。2001年起,科室開始與第四軍醫大學航空航天醫學系心理教研室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3年起,開始單獨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七年來,已畢業碩士生13人,在讀碩士研究生7人。2006年起,心身科與學校流行病學教研室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7年起,開始單獨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已招收博士研究生5人。
進修生培養。2005年起,心身科開始進修生培養工作,已培養進修生6人。
編著教材。建科以來,共主編精神病學教材4部:1993年,由王家華、于清漢教授主編《精神病學》;2006年,由譚慶榮、王家華教授主編《精神病學》;2008年,由譚慶榮教授主編《中國軍人創傷后應急障礙防治手冊》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的臨床治療》。參編教材9部。
科研工作
心身科成為獨立科室后,即開始了科研工作,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科研。 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子課題2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1項,在研基金500余萬元。2000年正式成立心身科以來,科室人員在國內發表相關論文7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4篇。在國內精神病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剖胰藛T歷年來主編專著4部,參編專著9部。
對外交流。自心身科建立以來,科室積極與國內外知名學者進行聯系交流。多年來,已與上海精神衛生中心主任江開達教授、上海復旦大學季建林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孫學禮教授、加拿大薩克其萬大學李新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張樟進教授等國內外知名教授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聯系。其中,江開達教授和李新民教授已被聘請為該??妥淌?。學術交流活動的廣泛開展極大地促進了科室的發展。
西京醫院神經內科始建于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建科近六十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在醫療、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老一輩專家如于清漢、粟秀初、吳保仁、黃遠桂等在專業上頗有建樹;現任科室領導班子年富力強,開拓創新意識強??剖胰w人員團結協作,奮進拼搏,正在為把神經內科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學科而努力。
西京醫院神經內科醫療特色:
神經內科病房現有床位140張,分為四個病區,已形成了以重癥監護、腦血管病診治、癲癇監護和神經系統疑難病診治為主的特色。在國內較早開展腦血管病介入和溶栓、腦出血顱內血腫穿刺術、免疫吸附技術等治療,在神經系統疑難病和危重病的診治與搶救方面在國內具有先進水平。
重病監護病房(N-ICU)成立于1999年初,現有16張床位,是目前國內綜合醫院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好的N-ICU病房。ICU的收容對象主要是危重神經系統疾病,如危重腦血管病、重癥肌無力危象、癲癇持續狀態、腦炎等。年平均收治危重病人500余人次,為危重病人提供了高質量、高技術的治療及護理。
癲癇診療中心成立于2007年,設備包括:32-128導腦電視頻長程監測系統七臺,16-24導腦電錄像24小時動態監測系統四臺、32通道睡眠呼吸腦電圖監測二臺。為病人的診斷、治療及觀察提供了腦電圖的可靠依據,同時新增的腦電發生源定位等高新技術,對癲癇病人的術前病灶定位有著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西京醫院神經內科門診日門診量平均350余人次,在西北地區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的聲譽。門診已形成五大特色,分別是:①腦血管病診療和咨詢;②癲癇的診治和咨詢;③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和咨詢;④老年性癡呆和帕金森病的診治和咨詢;⑤頭痛、眩暈和睡眠障礙的診治和咨詢。
診療技術:
西京醫院神經內科現有臨床和實驗室主要儀器設備總價值1000余萬元,目前主要開展的診療技術有:重心平衡檢查和治療、遠程腦電監測、多導睡眠、腦電地形圖、彩色多譜勒超聲腦血流檢測(TCD)、誘發電位肌電圖檢測、腦脊液細胞學、生化和病毒學系列檢查,腦出血顱內血腫穿刺術、腦血管疾病介入診斷治療術、肌肉活檢術、神經活檢術,肌電生物反饋治療以及神經系統免疫疾病特異性免疫吸附治療等。
骨腫瘤治療及相關基礎研究:骨腫瘤好發于青少年,復發率和死亡率高,是臨床治療的難題。本學科60年代首創50%氯化鋅燒灼治療骨巨細胞瘤的方法,治療400余例,使復發率降低至10%(國外報道17-30%);90年代首創插入式微波天線陣列誘導高溫原位滅活保肢手術,治療380例。該方法不破壞瘤骨周圍的正常結構,創造了“分離加滅活加重建”的保肢模式,局部控制率高,術后功能恢復好。被評為93年中國醫藥科技十大新聞。目前重點研究骨肉瘤基因疫苗,力爭在特異性基因治療方面取得突破。
心身科的前身為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精神病科,成立于1949年。由全國著名精神病學家于清漢教授組建創立,是西北地區最早的精神病學專業科室。
由于建制原因,原神經精神病學科只在1955-1958年3年間設立了精神科病房,之后一直到2000年前未再成立單獨的精神科病房,而只開展精神病門診醫療服務及負責精神病學教學工作。隨著時代的進步,精神病學的重要性日益彰顯,精神病學走進綜合醫院,與主流醫學交叉融合,已成為現代醫學的一個重大發展趨勢。
2000年,第四軍醫大學及西京醫院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成立了單獨的心身科,在康復樓設立了精神科病房,床位為12張,工作人員4人。
2002年,在醫院的支持下,學科不斷壯大,使床位發展到36張,工作人員增加到36人。并建立了MECT治療室及多導睡眠檢查室,為科室贏得了擴大發展的機會。
2005年,心身科被批準為國家精神藥物臨床試驗藥理基地。
2007年,心身科被確立為陜西省優勢醫療???。同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獲得了更進一步發展的平臺。
同年,心身科經過了7年的發展,已經擁有2個病區, 70張床位,60余名工作人員。其中高級職稱5人,有碩士學位的2人,博士學位的2人。擁有多導睡眠檢查室、MECT治療室、生物反饋治療室及心理治療室等診斷、治療室4個,具有世界先進的SOMATIC醒脈通ECT治療儀、多導睡眠儀、24小時腦電HOTTER、視頻腦電地形圖等多項治療和檢查設備及全面多樣的心理測評系統,保證了醫療服務的高質量開展。
醫療工作
在2000年設立病房之前,心身科的醫療工作主要為門診工作,年門診量最高約5000人次。
2000年,科室病房剛成立時,年門診量達到6000人次,病房收容200人次。
2002年,科室門診患者及病房收容患者數量均有了快速的發展,至2006年,門診量從2003年的1萬人次增加到近2萬人次,病房收容也從400人次增加到600人次,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在此期間,科室于2004年引進美國先進的多參數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技術,率先在西北地區開展改良電休克治療,獲得了同行的認可,先后有多個兄弟醫院科室前來參觀學習。
2007年,科室開展了遠程網絡會診平臺,增強了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形成了一大醫療特色。同時,還利用科室心理治療人才資源優勢,形成了生物-心理雙軌道查房制度,突顯了綜合醫院精神科的診療特色。2008年門診量達到25,000余人次,病房收容超過1,200人次。2013年門診量達到近80000人次,病房收容量2300余人次。
教學工作
科室自建校起即負責全校本科生、大專生及中專生的精神病學課程教學工作。自2000年正式成立心身科以來,每年完成5個軌道、上千人次的教學任務,每個軌道授課9個學時。自2008年起,每個軌道的授課時間達到15個學時。
研究生培養。2001年起,科室開始與第四軍醫大學航空航天醫學系心理教研室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3年起,開始單獨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七年來,已畢業碩士生13人,在讀碩士研究生7人。2006年起,心身科與學校流行病學教研室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7年起,開始單獨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已招收博士研究生5人。
進修生培養。2005年起,心身科開始進修生培養工作,已培養進修生6人。
編著教材。建科以來,共主編精神病學教材4部:1993年,由王家華、于清漢教授主編《精神病學》;2006年,由譚慶榮、王家華教授主編《精神病學》;2008年,由譚慶榮教授主編《中國軍人創傷后應急障礙防治手冊》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的臨床治療》。參編教材9部。
科研工作
心身科成為獨立科室后,即開始了科研工作,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科研。 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子課題2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1項,在研基金500余萬元。2000年正式成立心身科以來,科室人員在國內發表相關論文7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4篇。在國內精神病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剖胰藛T歷年來主編專著4部,參編專著9部。
對外交流。自心身科建立以來,科室積極與國內外知名學者進行聯系交流。多年來,已與上海精神衛生中心主任江開達教授、上海復旦大學季建林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孫學禮教授、加拿大薩克其萬大學李新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張樟進教授等國內外知名教授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聯系。其中,江開達教授和李新民教授已被聘請為該??妥淌?。學術交流活動的廣泛開展極大地促進了科室的發展。
神經外科坐落在古城西安的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于1956年由我國著名的神經外科學專家涂通今教授創建,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神經外科單位之一。五十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開拓進取,學科建設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在醫療、教學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許多突出的成果,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該學科即榮獲“全國紅旗單位”、護理組獲“全國三八紅旗單位”稱號;1981年和1986年先后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和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95年成為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學科,1996年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999年為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學科。2006年伊始遷入新病房大樓后,學科建設又邁上了新的臺階,該科與神經內科和心身醫學科共同組建了“第四軍醫大學西京腦科醫院”,開設床位350張,形成了具有較大規模的臨床神經科學中心。
幾十年來該學科人才輩出,孕育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神經外科學專家,如涂通今、曾廣義、易聲禹、吳聲伶、章翔和費舟教授等。費舟教授擔任本學科主任,作為學術帶頭人他還兼任第四軍醫大學西京腦科醫院院長。擔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青年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神經創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陜西省及西安市神經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陜西省與西安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Neurosci Lett國際審稿專家及《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雜志》、《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雜志、《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等10余種期刊的編委。系國際神經外科學會與國際腦研究會會員。曾赴英國進行博士后研究1年,主要從事創傷性腦水腫及腦膠質瘤的研究。
神經外科開設床位150張,含4個病區,1個22張床位的ICU單元,并有6個??剖中g室和獨立的麻醉系統。配有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的Zeiss、Leica、Olympus手術顯微鏡、Brainlab神經導航儀、蛇牌神經內窺鏡、Sonopet CUSA、Diamed半導體激光刀、PLA-1電磁刀、CRW、島津立體定向儀、RFG-3CF射頻儀、Bird呼吸機、Sony術中腦干誘發電位儀、GE、Phillips多功能生理監護儀等先進儀器設備。
全年門、急診量達20000余例次,年收治病例近3000例次,手術2500余臺次。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積累形成了以下諸方面的學科特色:1. 顱腦創傷基礎與臨床救治研究:上世紀五十年代,該學科就主持制定了我國顱腦損傷分類法,并沿用至今。九十年代以來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創傷性腦水腫形成機理的“鈣離子超載”學說。近年來在彌漫性及二次腦損傷和次聲致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機理研究方面具有特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發病機理與診治研究:在國內首次成功切除橋腦小腦角腫瘤。近年來采用微創神經外科技術提高了顱腦和脊髓腫瘤的手術效果,手術成功率為98%,死亡率癲癇、扭轉痙攣、多動癥和頑固性惡痛等疾病,效果顯著。先后研制出西京Ⅰ、Ⅱ、Ⅲ型腦立體定向儀,并在全國400多家單位推廣應用。4. 腦血管疾病的微侵襲手術與介入治療:開展的顯微手術夾閉顱內動脈瘤、切除腦血管畸形技術和微導管介入治療技術等,成功地治療了各種類型的腦血管疾病,包括動脈瘤、血管畸形和頸內動脈-海綿竇瘺等,取得了良好療效,均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
每年承擔研究生、本科生、??粕瓦M修生等多軌道學員的教學任務,教員們具有豐富的專業理論和臨床教學經驗。目前已培養博士后2名,博士45名,碩士87名,課程與基金班學員32名,進修生1238名。畢業的研究生和進修生大部分已成為國內或軍內神經外科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為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先后邀請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奧地利、荷蘭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61批次神經外科專家講學并開展科研合作。與日本京都大學、香川大學醫學院、英國愛丁堡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等簽訂了人才培養和科研協作計劃。先后派出48人次出國進修學習、訪問或參加學術會議
神經外科的研究所實驗室面積1100平方米,設有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病理組織學、神經創傷修復學、神經電生理學等5個研究室。擁有CO2孵箱、超低溫冰箱、高速低溫離心機、梯度PCR儀、基因序列分析儀、凝膠及病理圖像分析系統、石蠟及冰凍組織切片機等精密儀器,總價值達1620余萬元。
神經外科主編的《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ISSN 1671-2897,CN 61-1384/R)于2001年創刊,為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高級專業學術刊物。該雜志在短短的5年之中,以高質量為標準,為神經科學工作者搭建了一個學術傳播與交流的平臺,深受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歡迎與厚愛。雜志已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PЖ)和中國情報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數據庫、清華大學光盤版電子期刊社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和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等收錄,并于2003年被國家科技部評定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根據中國科技情報信息研究所2004年度期刊評審結果,該雜志的影響因子為1.011,位居中國神經與精神科學類24種核心期刊的第二名。近期被評為陜西省 “優秀科技期刊”。
西京醫院整形外科由我國整形外科創始人之一的著名整形外科專家汪良能教授創建于1955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整形外科之一。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是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組成學科。1986年被批準為全軍唯一的整形外科??萍夹g中心,2006年被批準為全軍唯一的整形外科研究所。2007年成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是國家“211”和軍隊“2110”重點建設學科。目前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規模在全國處于領先行列。目前有醫生25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5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6人,主治醫生(講師)7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醫生中有多人先后在美國、英國和日本留學,絕大多數具有博士學位。有普通門診和美容門診各一個,其中在建的美容門診面積超過1400平方米,設有兩個病區,開設??撇〈?0張,設有獨立的??剖中g室,展開手術床9張。分為:器官再造、創傷修復、皮膚腫瘤、顱頜面、瘢痕、乳房整形、美容等7個專業組。年門診量超過4萬例,年手術量超過10000例(其中美容手術占2/3),年收容量接近2500例。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各種??漆t療設備,包括進口內窺鏡、吸脂機、微型電鋸、手術顯微鏡、激光美容儀、高頻美容儀等大型醫療設備。在耳、鼻、手指、陰莖、陰道和乳房等體表器官再造,燒(創)傷后瘢痕,各種皮膚外傷,顱面外科、美容外科、皮膚腫瘤、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和內鏡整形外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醫療特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設有400平方米的??茖嶒炇?,包括: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培養室、組織病理學實驗室、顯微外科實驗室、動物實驗室、圖像處理實驗室、資料室等。近三年來購置了超過150萬元的先進的實驗設備,可以滿足整形外科常用實驗需要。在讀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共27名。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隊科研基金和省部級科研基金40余項(目前在研國科金5項),有比較充足的科研經費。實驗室每年發表研究論文20~3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5篇。先后主編專著9部,主譯《整形外科學》1部,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七項、三等獎四項、四等獎五項??剖矣械聡M口內窺鏡(開展微創美容整形手術)、意大利進口超聲吸脂機(抽脂)、德國進口微型電鋸(開展面部輪廓整容)、手術顯微鏡、大型激光美容儀、高頻美容儀、噴砂潔牙機、高級牙科椅等大型醫療設備。
二、特色醫療
?。ㄒ唬?铺厣夹g代表項目
序號 項 目 開展時間 例 數 成功率 處于何種水平
1 皮膚軟組織擴張技術 1985 1800 98% 國內領先
2 內鏡整形美容技術 1996 143 100% 國內領先
3 擴張術耳再造 1998 234 96% 國際先進
4 游離肌瓣移植與植皮修復嚴重創傷 2000 45 97% 國內領先
5 性別轉換術 1999 14 100% 軍內先進
6 面部輪廓美容技術 1997 65 96% 軍內領先
?。ǘ┱畏秶?
1.燒傷、外傷和手術后皮膚疤痕、畸形。皮膚外傷缺損植皮、皮瓣和皮膚擴張修復。
2.痣、瞼黃瘤、皮脂腺囊腫(粉瘤)、血管瘤、脂肪瘤、淋巴管瘤、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等各種皮膚腫瘤。
3.耳郭再造、鼻再造、陰莖再造、陰道再造(石女)、乳房再造和手指再造。
4.雙眼皮、眼袋、除皺、隆胸、隆鼻、隆顳、巨乳縮小、切眉、吸脂減肥、整容、體型雕塑等美容手術。
5.唇裂和腭裂修復、上瞼下垂矯正、面部(包括耳、鼻、眼睛和口唇)各種先天性和外傷、手術、腫瘤所致畸形整容。
6.多指(趾)、并指(趾)等手、足畸形矯正。
7.植發、斜頸矯正、腋臭去除。
8.激光和高頻美容:去痣、洗眼線、去雀斑、脫毛、去文身。
9.護膚、換膚、嫩膚、去色斑、痤瘡治療、文眉、繡眉、文眼線、文唇線。
10.口腔美容、口腔疾?。貉烂廊?、拔牙、補牙、鑲牙、潔牙、斷牙再接、不劑牙列矯正、烤瓷修復、種植牙等。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皮膚醫院即西京醫院皮膚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臨床???、全軍皮膚病研究所。學科有各類工作人員280余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具有博士學位者25人,有出國留學經歷者17人,先后榮獲軍隊院校育才金獎、銀獎、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總后勤部科技新星、陜西省健康衛士、陜西省三秦人才、中國醫師協會優秀中青年醫師獎等多項榮譽,擔任著國內外多種重要學術職務,如: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副主委、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副會長、陜西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委、歐洲皮膚病學雜志(Eur J Dermatol)編委等。
西京皮膚醫院在白癜風、銀屑病、惡性黑素瘤、血管瘤、痤瘡、黃褐斑、大皰病、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及皮膚美容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擁有國內一流的皮膚美容中心、性病中心、過敏中心、光療中心、中醫皮膚科、皮膚外科及病理中心等,醫療科研設備總值約4000萬元。2014年門診量38萬人次,展開床位48張,年收容量2100人次。
西京皮膚醫院所屬皮膚性病學教研室是總后勤部優秀教學團隊,有國家骨干教師1名,全軍優秀教師1名,總后優秀教師2名,校精品課教員8名, 第四軍醫大學十佳青年教師5名。擁有皮膚性病學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精品課程,先后獲得全國教育教學軟件大賽一等獎、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學科舉辦的繼續教育項目包括全國皮膚病理學習班、皮膚美容學習班、科主任高峰論壇、銀屑病規范治療研討班等均在全國形成了較大的影響,深受同行歡迎。
西京皮膚醫院基礎研究實驗室是全軍重點實驗室,擁有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皮膚生理與形態學等多個功能單元,承擔著包括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40余項國家級科研課題,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SCI論文160余篇,主編專著13部,獲國家專利11項。研究成果先后獲得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等獎勵。
西京醫院血液科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是國家臨床藥物試驗基地及衛生部認可的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及采集中心,也是臺灣慈濟骨髓庫西北地區唯一供髓單位。病房設有正式編制床位80張,百級層流病房5間,配備有專用干細胞采集室。每年門診患者20000余例,住院收容2000余例,急性白血病占70%?;颊邅碓锤采w西北五省以及河南、山西、內蒙等部分區域。實驗室由骨髓細胞及組織學病理室、分子生物學及免疫學實驗室、溶血及出凝血檢查室、造血干細胞分離及培養室等組成。每年完成骨髓檢查5000余例。學科擁有較完善的惡性血液病病分子診斷平臺,配備熒光顯微鏡2臺(其中1臺安裝有FISH及常規染色體核型資料的分析軟件)、流式細胞儀1臺、定量PCR儀1臺等基本設備。血液科主任陳協群教授(博士導師)任陜西血液學會副主任委員。
學科狀況
?。?)醫療范圍:再生障礙性貧血、難治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及缺鐵性貧血等各種貧血疾??;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血友病等出凝血障礙性疾病,各種急、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細胞減少如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等。
?。?)醫療特色:在1984年就建立了自體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與高溫體外凈化技術。 自2001年以來,完成親緣/非親緣HLA相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等高危血液腫瘤100余例(每年約25-30例)。其中非親緣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與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均為西北地區首次。發表移植相關論文多篇。近年特別注重惡性血液病的精確診斷及風險分層,是國內最早接受淋巴造血組織腫瘤新WHO分型理論的單位之一。每年要為近1000例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進行特異性融合基因檢測與Ig/TCR基因重排分析。目前,正應用FISH檢測多發性骨髓瘤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遺傳學異常,為血液系統腫瘤患者實施個體化治療,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科研成果學科作為博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
心臟外科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經過眾多專家教授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已發展成為人才梯隊和專業結構合理,醫、教、研總體實力國內領先、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國家重點學科、博士后流動站。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墨西哥等世界最好的心臟外科中心都有平等、經常性的相互支持、學術交流及互訪關系,聘請有12名國際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并培養承擔培養國外臨床留學生任務。
西京醫院心臟外科1957年建科,1958年6月成功開展了我國第一例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是我國心臟外科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目前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面積12000余平方米,包括三個住院病區(床位180張),監護病區(床位30張),獨立的??剖中g室(6間)以及心血管病研究實驗室2000平方米,成為集心血管病門診、病房、監護室、手術室、實驗室、影像診斷、介入治療為一體的心血管病外科診治和科研中心。
心臟外科現擁有世界一流齊全的儀器設備和幾十年豐富經驗的醫療、麻醉、監護技術隊伍以及多學科協作班子,常規開設嬰幼兒及新生兒心臟外科、微創心臟外科、心臟瓣膜外科、兒童復雜先心病外科、心臟移植外科、冠心病及大血管外科等,每年在心血管外科完成各種心臟病治療近3000例,其中重癥復雜手術占65%,最大手術年齡為83歲,最小為生后3天,手術成功率為98.3%以上,國內領先。一般房、室缺手術成功率近100%,國內領先,醫療收費在全國同等醫院為最低。周一至周六全教授門診,365天隨時聯系入院和電話咨詢,最短時間內安排手術。
心臟外科治療范圍:冠心病,動脈瘤,先心病,心臟瓣膜病,心臟移植,心臟微創美容手術,心衰治療,房缺、室缺和動脈導管未閉的介入封堵治療,動脈瘤介入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檢查和心臟手術后的住院復查。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甲乳血管外科原為普通外科的一部分,后獨立建科。1984年被授予碩士學位授權學科,201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歷經幾代人幾十年的努力,在老一輩專家的傳幫帶下,在歷任學科帶頭人和全科的辛勤耕耘下已發展成為以中青年為主,專業特色鮮明,人才梯隊搭配合理的國內知名學科。2005年被陜西省衛生廳授予陜西省優勢醫療???,2007年被國家教育部確立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其中正教授4名,副教授7名,講師3名。全體醫生均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博士10名。近年來加強與國內外學術界的交流,已有10人次先后前往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日本、新加坡等地進行交流學習,考察訪問。
學科建科20余年,現有病區2個,病房設有病床100張,其中高等病床20張,展開床位120張。所有病房均是空調環境,“全天侯”收治病人。學科科研學術研究方向以甲狀腺乳腺腫瘤和周圍血管疾病的系統與序列診治為專業特色。在國內外同行業中享有相當的聲譽。
近年來學科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學科建設力求突出特色,每年都有新技術及新業務開展。在乳腺癌保乳手術、MEMOTO粗針穿刺技術微創切除乳腺良性腫瘤、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新輔助內分泌治療、乳腺癌淋巴化療、乳腺腔鏡手術;甲狀腺腔鏡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系統治療、超聲輔助下血管腔內治療等新技術。在乳腺癌、甲狀腺疾病、周圍血管疾病的診治方面均居于全國領先地位,同時亦獲得了良好的社會、科研和經濟效益。近5年門診和住院病人以每年遞增20%的比例增長,現年門診3萬人次,住院患者3000人次,年手術量2200余臺。
臨床工作的進步也推動了科室科學研究的進步,目前形成了“乳腺癌早期診斷、綜合治療”,“甲狀腺微創手術”和“周圍血管閉塞性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三個大的研究方向。近年承擔國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2項,國家863計劃課題1項,其他國家、軍隊、地方科研課題20項,總經費638萬元,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獲省級和軍隊科技進步/醫療成果二、三等獎2項、發表源期刊論文232篇,其中SCI收錄75篇,編寫學術專著27部,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近20項。承辦了全軍第二屆甲狀腺乳腺疾病學術研討會;舉辦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西北地區乳腺癌高峰論壇、血管外科高峰論壇及甲狀腺外科高峰論壇。建立了國內外文獻報道最大、最系統的乳腺癌標本庫。在緊追國際前沿的同時,我們也開始推出我們自己的原創工作,在FDA注冊批準的前提下完成了兩項臨床試驗,希望以我們的力量影響乳腺癌國際治療指南的制定。
充滿活力、創新協作的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甲乳血管外科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走向輝煌。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眼科創建于1955年,先后由張福星教授、蔡用舒教授、劉業滋教授和惠延年教授任眼科和眼科教研室主任,現任主任為王雨生教授、主任醫師。1981年成為國家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95年批準為博士后流動站(臨床醫學)組成學科,2005年批準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組成專業,具有GCP培訓后上崗資格的十余人,已完成多項國內、外各類眼科用藥的臨床試驗,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西京醫院眼科是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眼科???,醫、教、研整體能力處于國內前列,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目前為國內唯一的國際眼底病專家學會(Club Gonin)會員單位,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及其眼底病學組和眼視光學組的組成單位,是陜西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
目前眼科展開床位101張,年門診量8萬余人次,住院收容2千余人次。
眼科以“突出醫療學術特色、醫教研綜合發展”為??瓢l展方向。在臨床工作上,努力保持適度的醫療規模,強化醫療特色。目前醫療設備總值2000萬元,有玻璃體切割超聲乳化一體機、多種眼用激光機、眼底造影成像系統、準分子激光及波前相差儀、眼用超聲診斷工作站、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和小兒眼底檢查系統RetCAMⅡ等國際先進的??圃O備;在復雜眼外傷救治和玻璃體顯微手術、眼底病的診治、準分子激光手術和視光學矯正、白內障超聲乳化和人工晶狀體植入、青光眼診治、眼科整形美容、眼部腫瘤和眼眶手術、眼表疾病診治和角膜移植、葡萄膜炎的檢查和治療和視覺功能評價系統等方面已形成該科特色;在眼內細胞增生及調控、眼外傷的實驗和臨床研究、眼內新生血管的防治、白內障的病因和防治研究、以及角膜移植排斥機制和角膜工程等科研方面具有明顯特色和優勢。
眼科已與德、美、英、日等國的著名眼科中心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聯系,并聘請多名國際知名專家為該??妥淌?。
發展目標
眼科將本著醫教研綜合發展,突出醫療特色和主要科研方向,保持適度規模和發展活力,逐漸建成現代化眼科醫院和眼科研究所。在學科人才、醫療特色、設備、規模和現代管理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眼科的水平接軌。
眼科專業設置:1.視光學組;2.準分子激光手術室;3.角膜病及眼表疾病學組;4.白內障學組;5.青光眼學組;6.玻璃體,視網膜及眼底激光學組;7.眼外傷學組;8.眼眶疾病及腫瘤學組;9.眼部整形及美容學組;10.眼科專業科研實驗室;11.眼科特殊檢查室。
眼科??圃O備
目前眼科現有國際先進的??圃O備:1.Muller等多臺高級手術顯微鏡;2.多種眼科醫用激光機;3.眼底造影及成像系統(Heidelberg, Germay; Nikon, Japan);4.準分子激光系統及波前像差儀(Allegretto, USA);5.眼科醫用A/B超聲診斷儀(Quantel Medical, France);6.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 3000, Zeiss, Germany);7.綜合驗光檢查儀(Inami, Japan);8.視野檢查儀(Zeiss-Humphery, Germany); 9. 玻璃體切割超聲乳化一體機(Millennium 3000, Storz, USA);
眼科醫療規模
眼科目前編制床位40張,展開床位105張,日均門診量300人次。
眼科醫療、科研、設備情況和技術水平
眼科可以開展各種復雜的眼科手術,其中包括:1.復雜眼外傷救治和玻璃體顯微手術;2.各種復雜視網膜脫離的治療;3.眼底病的診斷、激光及內科治療;4.屈光性準分子激光手術和視光學矯正;5.白內障超聲乳化和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6.青光眼治療;7.眼科整形及美容;8.眼部腫瘤;9.眼眶手術;10.角膜移植手術。
眼科科研力量
眼科實驗室成立于60年代,2000年成立全軍眼科研究所,現有面積420平方米,設有病理室、細胞培養室、免疫組化室、分子生物室、顯微攝像室和動物手術室等。實驗室施行對外開放的政策,邀請國內外學者來實驗室工作,學習。
眼科科研方向
1.眼內細胞增生及調控:(1)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PVR);(2)晶狀體后囊混濁;(3)青光眼濾過手術后瘢痕形成。
2.眼內新生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和防治:(1)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2)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3)視網膜靜脈阻塞。
3.眼外傷研究:(1)眼球外傷的病理生物學及臨床防治;(2)眼戰傷視網膜損傷及其救治;(3)視神經損傷、視網膜節細胞存活及軸突再生。
4.白內障病因及發病機制:(1)波形蛋白轉基因小鼠模型;(2)皮質性白內障發病機制;(3)晶狀體上皮細胞分化;(4)白內障發生中信號傳導途徑的研究。
國際交流
眼科同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及團體有長期的學術交流,其中包括:
1、德國科隆大學眼科;
2、德國阿亨大學眼科;
3、德國萊比錫大學眼科醫院;
4、日本關西醫大眼科;
5、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眼科;
6、美國威司康新大學眼科;
7、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眼科;
8、德國洪堡基金會。
眼科參加國際會議22人次;出國研修11人;聘請國際客座教授2人。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兒科,是第四軍醫大學重點學科之一,是中國西北地區綜合醫院中力量最強的兒童疾病的診治???,具有一流的設備、技術和服務,服務宗旨是"盡心盡力診治,全心全意服務"。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規模及技術力量:
西京醫院兒科面積近2200m2,其中兒科門急診600m2,病房1200m2,實驗室400m2,開展床位58張(含門急診留觀床10張),每年收治病人1300余名,年門診和急診量達5.8萬人次(其中門診約38600人次,急診約19400人次),床位使用率95%,治愈好轉率95.8%,床位周轉次數36.19,平均住院日僅9.6天(位居全院第二名),病人來自全國各地,以陜西及其周圍省市、西北地區的危重及疑難病人為主,于1998年成立了西京遠程醫療會診中心。
小兒科有VIP-6400ST型鳥牌嬰幼兒呼吸機、AS-500肺功能儀、ZOLL除顫起搏監護儀、DH5100原子吸收光譜儀、多功能嬰兒培養箱、無創經皮測膽儀、兒童腦電圖儀、ADT-2600型遠程會診儀、彩色B超機、微量血ZPP血液熒光檢測儀、BP88型多參數病人監護儀、EGEG-204胃電圖機、兒童注意力測試儀、N-250無創脈搏血氧心電監護儀、3MAVI600注射泵、穴位治療儀表、紅外線輻射臺等先進儀器設備。
小兒科中心在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性診斷和治療、小兒結核病、腎病、兒童神經行為及智力測試、兒童保健、遺傳病、疑難病等診治方面有顯著特色,在重癥肺炎及極低體重新生兒搶救治療方面取得喜人成果。中心創立了重癥肺炎的四聯合療法,顯著地降低了死亡率。中心曾多次成功搶救多胎低體重伴嚴重感染或其他并發癥的新生兒,曾在中央及省電視臺報道。該中心是全國最早開展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性診斷和治療的單位之一。目前中心已進行先心病介入性診斷3290例次,用蘑菇傘器封堵治療小兒先心病100多例,其中最小1例年齡僅8個月。在小兒腎病的診斷方面,是西北地區最早開展腎穿刺活檢的單位。
小兒科科學研究及成果:
實驗室下設臨床分子病毒室、分子克隆室、基因診斷室等7個功能實驗室,可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研究及臨床微量血多種指標檢測。
八五以來,研制成功腺病毒單克隆抗體,在國內首先建立ELISA檢測鼻咽分泌物中合胞病毒抗原技術及巢式PCR擴增人細小病毒B19DNA技術,多種呼吸道及腸道病毒抗原抗體等檢測新技術已用于臨床,并研制成功純中藥制劑《疏清顆?!?,獲國家衛生部三類新藥證書。中心對B19病毒的研究,在國內有很大影響,初步證明了B19病毒是我國孕婦非免疫流產及死胎的一個主要病因,并與我國兒童再障危象、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密切相關,初步闡明了我國兒童B19病毒感染的相關疾病譜,并在國內外首次發現先心病心肌組織中有較高的B19DNA檢出率,首次提出了B19病毒感染可能是先心病發病的一個致畸因子的假說。
小兒科教學改革:是國家教委批準的碩士學位授權點,教學條件優良,師資力量雄厚。
西京醫院呼吸內科在國內同行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科室設備精良,醫術精湛,治學嚴謹,精益求精。1955年醫院大內科成立呼吸疾病組,1975年獨立建科,1981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97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98年成為國家臨床藥理研究基地,2006年成為陜西省哮喘防治協作組組長單位。學科帶頭人曾分別擔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常委、陜西省醫學會呼吸結核分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呼吸內科硬件設施:
呼吸內科配備了德國JAEGER肺功能儀、高級進口無創及有創呼吸機、日產電子支氣管鏡、多功能床邊監護儀、心電監護、除顫器、中央監護站等先進設備。精優的醫護團隊,貼心的服務理念,先進的儀器設備,為精準、快速的診療效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是科室不懈的追求。在急性肺損傷、重癥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間質纖維化及肺血管栓塞等呼吸系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科室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形成鮮明的醫療特色。2007年科室的門診量達32023人次,住院2716人次,床位使用率為108.0%,搶救危重病人244人,治愈和好轉率達到97.22%。此外,科室還積極拓展臨床高新技術,為提高疑難患者的確診率、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提供了嶄新手段。其中包括經皮肺穿刺活檢、腫瘤病灶微波毀損、氣道支架植入、肺癌的放射性支架內照射、胸腔鏡下胸膜與肺疾病的診治、內科肺減容等,為晚期肺癌及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帶來了福音。
強大的基礎科研實力是臨床技術騰飛的基石。急性肺損傷、哮喘、肺癌及肺栓塞等常見病的早期診斷、發病機制與防治,一直是科室的主攻科研方向,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科研優勢。特別在哮喘發病機制與防治的研究領域始終走在國內的前列。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耳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四肢創傷救治的研究:四肢嚴重損傷及骨不連、骨缺損平戰時多發,常導致肢體功能障礙,是臨床治療難點。本學科長期致力于該方面研究。80年代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十指完全離斷再植全部成活和雙下肢嚴重碾挫傷完全離斷再植手術,標志著本學科在四肢嚴重創傷救治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90年代首創重組合異種骨,臨床治療骨不連、骨缺損,解決了異種骨不能用于臨床的難題,被評為94年中國醫藥科技十大新聞,治療患者3500余例,療效顯著,達國際領先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有望在四肢嚴重損傷、特別是大段骨缺損修復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西京醫院泌尿外科是在我國泌尿外科創始人之一曹晨濤教授以及著名泌尿外科學家于茂生教授親自領導下創始于上世紀50年代中期,擁有國內泌尿外科著名的曹晨濤、于茂生、秦爾斌、鄒永清、邵國興、王中琨教授等一批老專家以及王禾教授、陳寶琦、秦榮良、袁建林副教授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專家。該科是西北地區同行業中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的學科,現有床位80張,科室設有普通泌尿外科病房、腎移植病房、微創治療中心病房、血液透析室、體外碎石中心、腎移植組織配型實驗室、尿動力學檢查室、男科學實驗室等。每年門診量達5萬人次,每年手術量2000臺次,其中大、中手術占70%。
泌尿外科技術力量雄厚,科室創始人之一于茂生教授是我國第一批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培養出一大批泌尿外科專業人材,為我國的泌尿外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首屆《吳階平獎》的7位全國著名泌尿外科專家之一??剖以O備齊全,擁有體外震波碎石機、泌尿系檢查床、前列腺汽化電切儀、腹腔鏡、輸尿管鏡、膀胱鏡、尿流動力學檢查儀、YAG激光、半導體激光、綠激光、鈥激光等一系列泌尿外科專用檢查及治療儀器。
自1978年在西北地區開展首例同種異體腎移植以來,建立了完整的腎移植配型試驗室和泌尿外科透析中心,每年開展腎移植40-60例,腎移植病人和移植腎的存活率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多臟器聯合移植是科室的強項,已成功開展胰/腎聯合移植,肝胰腎聯合移植,腹腔鏡活體親屬腎移植手術。于2005年1月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肝腎胰聯合移植,為世界第6例肝腎胰聯合移植,是目前亞洲術后存活時間最長的肝腎胰聯合移植。泌尿外科常規手術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擅長泌尿外科各種高難手術。在全國率先開展經尿道組織插入式半導體激光治療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癥,前列腺增生綠激光氣化手術,在前列腺癌的治療、多種術式的一次正位尿道口尿道下裂成形術、低溫腎蒂阻斷腎腫瘤剜除術、輸尿管鏡檢查治療、下腔靜脈整段切除治療腎癌伴腔靜脈瘤栓完全性梗阻、嗜鉻細胞瘤的圍手術期準備及手術等方面均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并先后榮獲軍隊、陜西省等多項科技進步獎。
自2001年以來積極開展泌尿外科后腹腔鏡微創手術,目前已成功開展腹腔鏡手術500余例,包括:腎移植中的供腎切除,腎上腺腫瘤切除術,腎切除術,腎輸尿管切除術,腎多發性囊腫去頂,腎盂成形,腎固定術,一些大的輸尿管結石取石術,以及腎癌的根治性腎切除術等。
前列腺癌、膀胱癌、腎移植和腹腔鏡微創手術是學科科研的重點。
西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于1989年在原第二內科內分泌學組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最早的學科帶頭人胡紹文教授為學科的建立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剖以诘谝蝗慰浦魅乌w伯欽教授、繼任科主任張南雁副教授和現任科主任姬秋和教授的領導下不斷取得新的進步??剖椰F有4人分別擔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學會內分泌代謝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陜西內分泌學會、西安內分泌代謝病學會、陜西省醫糖尿病學會等多種學術團體的副主任委員、常委等職。是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中國糖尿病雜志、糖尿病之友雜志醫師版編委單位。
內分泌科科室長期立足于內分泌代謝疾病的醫療與科研,尤其在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的診斷與正規治療方面具有全新的理念和業績,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甲狀旁腺、胰島等其它內分泌腺體疾病以及痛風、低血糖癥、高脂血癥、肥胖癥等代謝性疾病也有較高的診治水平,居全國先進水平?,F有床位43張,年收容量1300人次以上,年門診量40,000人次以上。
內分泌科的臨床內分泌實驗室可開展多種內分泌激素測定。本科室擁有胰島素泵20余臺、動態血糖監測儀等設備;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別舉辦了西北地區及全國胰島素泵學習班,交流介紹科室應用胰島素泵與動態血糖監測聯合應用治療糖尿病的先進經驗。
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學科歷史悠久,于1955年由我國著名燒傷整形專家汪良能教授創建?,F為國家藥理基地組成學科、國家‘211’工程,擔負著繁重的醫療、科研、教學任務。
燒傷與皮膚外科診療環境舒適、優雅,分設??崎T診、創口治療中心、普通病房床位80張(分設一、二病區)、重癥監護病房(ICU)床位10張、??剖中g室、創傷功能恢復治療中心、美容室、皮膚-軟組織-干細胞庫、組織損傷修復實驗室等。擁有一大批先進的儀器設備,科室儀器設備總價值超過1000萬元,為守護您的健康提供堅實的硬件條件。
燒傷與皮膚外科成立50余年來,已經成功救治了近10萬名皮膚軟組織外傷、體表腫瘤、先天畸形、各類慢性創面、瘢痕畸形、嚴重燒傷等患者,總結和形成了一整套危重患者救治技術及皮膚創(燒)傷修復技術。在國內外首創應用整形與美容外科技術修復皮膚創(燒)傷,在早期搶救生命的同時強調功能重建和外貌恢復。
燒傷科診療范圍
燒傷、電擊傷、凍傷、燙傷
燒傷后遺畸形
瘢痕與瘢痕疙瘩
皮膚軟組織損傷修復與再造
體表腫瘤、血管瘤手術治療
體表器官再造
紋身手術祛除
皮膚惡性瘤、囊腫、色素痣手術切除
毛發移植、吸脂、鼻部美容術、重瞼術、提/切眉術、腋臭、拉皮、瘦臉、面部外傷美容縫合。
骨關節畸形矯治及相關基礎研究:骨關節畸形常導致脊柱、四肢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本學科60年代首創早期肌力動平衡手術治療嬰幼兒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截止目前本學科成功治療4000余例,優良率90%,并在全國推廣,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F開展四維相矯治新技術治療僵硬型、難治性骨關節畸形,治療50余例,畸形得到完全矯正。在中國人遺傳性骨關節病臨床及分子遺傳學研究方面,有望在難治性骨關節畸形的矯正及遺傳性骨關節病基因治療方面開拓新領域。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肝膽胰脾外科原為普通外科的一部分, 1987 年批準為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90 年從普通外科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科室。 1996 年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06年成為博士后流動站。歷過三十年、幾代人的辛勤耕耘,目前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全軍器官移植中心。
肝膽外科共有110張病床,開展了肝移植、肝癌、膽道胰腺疾病、腫瘤、膽結石等方面治療及研究,以收治肝、膽、胰、脾外科疾病和腹部巨大腫瘤為主,年手術量3000余臺,80%以上為大手術,目前在肝膽胰脾疾病、腹部巨大腫瘤等的診治及相關實驗研究方面均達國內先進水平。
數十年來肝膽外科已在下列方面形成自己的醫療特色:
1.肝移植:肝膽外科已完成了近300例肝移植,從經典式到背駝式肝移植,從活體肝移植到劈離式肝移植又到脾窩異位肝移植,已經完成了幾乎所有的肝移植術式。同時又完成了國內首例活體肝移植、亞洲首例心肝腎聯合移植、世界首例脾窩異位肝移植、世界首例一肝兩用劈裂式兩人異位肝移植、亞洲存活時間最長的肝腎胰聯合移植,以及最小年齡的活體肝移植,海拔最高的肝移植??剖抑行牡母我浦不颊呤中g成功率100%,一年生存率90%,三年生存率80%以上,是國內同業的佼佼者。此項技術使許多晚期肝病患者又有了新的希望。
2.肝臟疾病方面,肝膽外科每年進行大量的中肝葉,尾狀葉,肝三葉切除,半肝切除手術,以及肝臟巨大腫瘤血管瘤的手術,手術技術國內領先。對不同部位腫瘤,采用分段阻斷,精準肝切除。手術設備有超吸刀、電工作站、氬氦刀、百科鉗等最先進設備。對肝癌采用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包括肝動脈介入化療,射頻消融,中醫治療,藥物治療。 對門脈高壓采用斷流,斷流加分流等術式,療效確切。
3. 膽道疾?。簩δ懙澜Y石的治療,肝膽外科采用膽道鏡取石,肝葉切除,膽道整形,膽腸吻合等方法,取得良好療效。每年收治大量高位膽管癌患者,手術技巧及高位吻合技術均有明顯突破。醫源性膽道損傷是膽道外科的一個難題,該科已成功救治各類外院轉入的醫源性膽道損傷患者近千例,98%的患者獲得痊愈出院。
4. 胰腺疾?。好磕陮嵤┮仁改c切除術近百例,手術成功率100%。實施了全胰腺切除,93歲高齡患者的胰腺癌根治術,以及切除腹腔動脈干的appleby 手術。對胰管結石,胰腺囊腫,各種良性腫瘤,內分泌瘤上有著豐富診療經驗。
5.腹部巨大腫瘤切除:肝膽外科已成功切除了各種類型的腹部巨大腫瘤數百例,腫瘤最大者達43.7斤,其中半數患者曾在外院手術未能切除,因此圍繞其手術及圍手術期管理已經形成了該科的特色。
6.微創治療中心:肝膽外科的微創治療中心擁有射頻消融,微波,冷凍,激光等手段??商幚砀闻K,胰腺等各種良惡性腫瘤。
7.腹腔鏡手術:腹腔鏡實施胰十二指腸切除、肝切除術、膽總管囊腫切除、脾切除術、胃轉流術。單孔腔鏡。 每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近千例。
8.糖尿病手術:使用胃轉流術治療糖尿病,每年手術量近百例,國內數量第一。術后總有效率95%,國內領先。
9.此外作為普外的傳統科室,在胃腸道,甲狀腺,乳腺,血管疾病等方面也有著非常豐富的診治經驗??剖抑魅胃]科峰目前也是中華普通外科副主委,全軍普通外科主委。
10在科研方面,近年來發表文章800余篇,國際SCI收錄文章近百篇,數篇影響因子超過10分。同時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產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始建于1954年,我國著名的婦產科專家王榮光教授為學科奠基人,經過幾代人辛勤耕耘,學科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具有雄厚實力、專業齊全、技術先進、享有聲譽的學科?,F為中華婦科腫瘤學術培訓陜西分中心,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全國“愛嬰醫院”單位。
婦產科具有實力雄厚的軍醫大學作依托,兼具綜合醫院及婦產科本身的優勢,成為進行臨床醫學與基礎研究的堅實基礎。在婦產科疑難重癥、婦科腫瘤、高危妊娠內外科合并癥處理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婦產科專業齊全,具有特色,有產科、腫瘤婦科、普通婦科、??崎T診、實驗室五部分。年門診量100,000余人次,年住院4000余人次。學科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臨床經驗豐富、治學嚴謹的學科隊伍。
西京醫院腎臟內科成立于1991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學科已成為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現代化腎臟病專業科室,由門診、病房、血液凈化中心(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和腎臟病理診斷中心組成,是目前中國西部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腎臟疾病診治??浦?,陜西省唯一的腎臟病優勢學科,全軍泌尿疾病中心,衛生部腹膜透析培訓示范中心??剖议_設4個專病門診,門診量逾8萬人次,開設成為西北地區腎臟??谱畲箝T診量;科室現有床位70張,年收治住院病人4300余人,平均住院日降至5天,是全國腎臟病科平均住院日最短的???;血液透析機100臺,長期血液透析人數近300人,透析總人次突破3萬人次/年;連續性血液凈化(CRRT) 16臺,參與搶救治療各種危重癥總人次達2000人/年,治療總時數近4萬小時/年,無論治療的例數還是病種均居全國前列,長期腹透存活患者達450人,成為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最規范化的血液凈化中心??剖椰F為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有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6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博士7名,博士后2名,留學回國人員4名;聘請國內外客座專家4名。目前科室已培養碩士研究生30余名??剖蚁群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項,主持科技部十二五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1項,863子課題4項,“973”項目學術骨干,軍隊及省部級課題20余項,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3項、各類專利13項,發表SCI論文40余篇,主編、副主編學術專著8部??剖抑铝τ谀I間質纖維化以及組合式CRRT治療危重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工作,在慢性缺氧性腎損傷機制、腹膜纖維化的發生機制、部分危重癥CRRT治療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
西京醫院放射介入科隸屬于放射科,西京醫院放射科介入治療中心是國內開展介入治療并建立介入病房較早,開展介入治療項目和例數較多,設備條件和技術水平最高的單位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國內著名介入專家教授和研究生導師為學術帶頭人,以醫學博士、碩士為骨干力量的高水平專業技術隊伍,由亞洲一流的介入導管室、數字減影系統和各種消融治療儀器組成的完備的醫療系統。十幾年來,共完成各類介入治療數萬次,并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具有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多種高新介入治療技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承擔并完成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多項,全科人員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100余篇,獲得國家及省部多項獎勵。中心現有教授、副教授、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合理的人才梯隊。1998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介入放射學碩士學位授予點,是全國可以培養介入放射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少數單位之一。中心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不斷趕超國內一流,達國際先進水平。將一如繼往以精湛的技術、良好的醫風、竭誠為廣大患者服務。能夠成熟的開展:肝癌、肺癌等各種惡性實體腫瘤的DSA診斷與介入微創治療,血管瘤、子宮肌瘤等良性腫瘤的動脈栓塞治療,動靜脈血栓血管狹窄閉塞糖尿病足動靜脈瘺等外周血管性疾病,肝硬化晚期門脈高壓綜合癥脾功能亢進的介入微創治療,支氣管動脈畸形的DSA診斷和介入治療 肝癌合并動靜脈瘺的DSA診斷和栓塞治療,支擴結核血管畸形和肺癌所致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外傷術后及產后大出血的DSA診斷與栓塞治療,動靜脈血管與食管膽管等非血管管腔狹窄內支架置入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介入微創治療,氬氦刀治療、射頻消融治療、微波治療。腫瘤綜合診斷及治療。外周血管及非血管介入治療。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精神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西京醫院放射介入科隸屬于放射科,西京醫院放射科介入治療中心是國內開展介入治療并建立介入病房較早,開展介入治療項目和例數較多,設備條件和技術水平最高的單位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國內著名介入專家教授和研究生導師為學術帶頭人,以醫學博士、碩士為骨干力量的高水平專業技術隊伍,由亞洲一流的介入導管室、數字減影系統和各種消融治療儀器組成的完備的醫療系統。十幾年來,共完成各類介入治療數萬次,并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具有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多種高新介入治療技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承擔并完成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多項,全科人員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100余篇,獲得國家及省部多項獎勵。中心現有教授、副教授、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合理的人才梯隊。1998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介入放射學碩士學位授予點,是全國可以培養介入放射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少數單位之一。中心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不斷趕超國內一流,達國際先進水平。將一如繼往以精湛的技術、良好的醫風、竭誠為廣大患者服務。能夠成熟的開展:肝癌、肺癌等各種惡性實體腫瘤的DSA診斷與介入微創治療,血管瘤、子宮肌瘤等良性腫瘤的動脈栓塞治療,動靜脈血栓血管狹窄閉塞糖尿病足動靜脈瘺等外周血管性疾病,肝硬化晚期門脈高壓綜合癥脾功能亢進的介入微創治療,支氣管動脈畸形的DSA診斷和介入治療 肝癌合并動靜脈瘺的DSA診斷和栓塞治療,支擴結核血管畸形和肺癌所致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外傷術后及產后大出血的DSA診斷與栓塞治療,動靜脈血管與食管膽管等非血管管腔狹窄內支架置入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介入微創治療,氬氦刀治療、射頻消融治療、微波治療。腫瘤綜合診斷及治療。外周血管及非血管介入治療。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鼻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咽喉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男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理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西京醫院感染病科前身為組建于1949年的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傳染科,1996年西京醫院與唐都醫院傳染科合并。為創建“中華名院”,實現醫院騰飛,在全國范圍內特邀了一批傳染病學專業的著名中青年專家教授,重新組建西京醫院感染病科。目前開展了感染性疾病??崎T診,主要診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腎綜合征出血熱、艾滋病等各類感染性疾病。
科室在肝病,特別是各類病毒性肝炎的診治方面形成了醫療特色,開展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定量,乙肝病毒耐藥位點檢測,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定量和基因分型等多種高技術檢查。根據不同患者的血清學、病毒學以及肝臟病理學等檢查結果,為其制定最佳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根據國際肝病治療規范和專家教授的豐富臨床經驗,應用最新的治療理念和藥物,系統治療了大量肝病患者,積累了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療的成熟經驗,療效顯著。
大多數在該科接受治療后的慢性乙肝、丙肝、以及肝硬化患者的病情長期穩定,病毒復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此外,科室還建立了慢性肝病患者的長期隨訪系統,對患者的用藥和檢查檢驗進行長期跟蹤指導,確保了治療的最佳效果,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感染病中心在國內開展了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治療肝腎綜合征,獲得良好療效。在肝衰竭和重型肝炎的診斷分型、發病機制及臨床治療研究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有效提高了肝衰竭和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此外,對其他多種疑難感染性疾病,如長期發熱待查、黃疸待查等有著獨到的治療經驗。
秉承“中華名院”的品牌效應,西京醫院感染病科將以精湛的醫療技術、高度的敬業精神、高尚的醫德醫風,熱忱為廣大患者服務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皮膚醫院即西京醫院皮膚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臨床???、全軍皮膚病研究所。學科有各類工作人員280余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具有博士學位者25人,有出國留學經歷者17人,先后榮獲軍隊院校育才金獎、銀獎、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總后勤部科技新星、陜西省健康衛士、陜西省三秦人才、中國醫師協會優秀中青年醫師獎等多項榮譽,擔任著國內外多種重要學術職務,如: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副主委、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副會長、陜西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委、歐洲皮膚病學雜志(Eur J Dermatol)編委等。
西京皮膚醫院在白癜風、銀屑病、惡性黑素瘤、血管瘤、痤瘡、黃褐斑、大皰病、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及皮膚美容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擁有國內一流的皮膚美容中心、性病中心、過敏中心、光療中心、中醫皮膚科、皮膚外科及病理中心等,醫療科研設備總值約4000萬元。2014年門診量38萬人次,展開床位48張,年收容量2100人次。
西京皮膚醫院所屬皮膚性病學教研室是總后勤部優秀教學團隊,有國家骨干教師1名,全軍優秀教師1名,總后優秀教師2名,校精品課教員8名, 第四軍醫大學十佳青年教師5名。擁有皮膚性病學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精品課程,先后獲得全國教育教學軟件大賽一等獎、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學科舉辦的繼續教育項目包括全國皮膚病理學習班、皮膚美容學習班、科主任高峰論壇、銀屑病規范治療研討班等均在全國形成了較大的影響,深受同行歡迎。
西京皮膚醫院基礎研究實驗室是全軍重點實驗室,擁有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皮膚生理與形態學等多個功能單元,承擔著包括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40余項國家級科研課題,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SCI論文160余篇,主編專著13部,獲國家專利11項。研究成果先后獲得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等獎勵。
可咨詢
服務人次 159
好評率(99.4%)
擅長: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潰瘍、消化道出血、胃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肝病、藥物性肝硬化、肝硬化、脂肪肝、乙型肝炎、乙肝、酒精性肝病、慢性肝病、慢性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慢性肝炎、急慢性肝炎、肝腹水、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腸疾病、放射性腸炎、腫瘤、性病、炎癥性腸病、病毒性肝炎
服務人次 236
好評率(90.0%)
擅長: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
服務人次 337
好評率(90.0%)
擅長: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消化系統疾病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胃病、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潰瘍
查看更多消化內科信息>>